外汇市场最近有点忙。随着央行“空降”的一纸声明,在人民币中间价改革的同时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应声急挫;市场刚刚缓过神来,央行公布的7月份外汇占款数据又让惊魂甫定的市场再受惊吓。
实际上,从7月外汇占款降幅创历史新高就可看出,资本外流压力在7月重回高点,上周人民币汇率的急挫并不是市场对中间价改革的恐慌表现,而是前期人民币贬值预期积累的一次压力释放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不论是资本外流还是汇率贬值,都在消耗外汇占款。外汇占款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,但当去年以来每月新增外汇占款逐步减少至负增长时,这一趋势性变化也在改变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,降准、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主角。
当7~8月外汇占款持续大幅流出时,将会导致流动性尤其是短端流动性紧张,致使隔夜质押回购利率已从7月底的1.4%上升至目前的1.72%。昨日央行进行1200亿7天逆回购,中标利率维持在2.5%,说明央行已经注意到短端利率抬升的势头,并通过千亿逆回购平抑资金面紧张。
但仅靠7天逆回购是不够的。据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测算,目前超储率可能已经到2%以下,1200亿的逆回购只能扭转0.1%的超储率,更大力度的宽松仍有必要。
更为重要的是,由于我国汇率制度刚经历一轮改革,目前人民币汇率仍处波动期,为稳定汇率,央行只能依靠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干预,纾解资本流出压力。汇率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会对流动性产生持久影响,单靠逆回购的短期资金无法中长期解决流动性问题,降准等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势在必行。
银行间流动性偏紧或预期趋紧,会直接导致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信用派生意愿的减弱。近期的汇率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已干扰到银行间流动性,而另一个潜在不容忽视的因素是,第二批1万亿地方债置换已进行过半,年内推出第三批1万亿地方债置换将是大概率事件。财政部在前两次推出地方债置换之前,央行都会进行降准缓解金融机构资金压力,而在推出第三批1万亿地方债之前,同样需要降准进行调节。
因此,不论是从外汇市场的变化还是从地方债置换进程看,市场流动性都在趋紧,降准势在必行。
(责任编辑:DF010)